们没有文化底蕴?
当然,班主任她确实是一片好心,所以我今天给她交了保证书。
建盏我要烧得好,成绩我也不会差,考不上年级第一,我回去上自习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2015年7月8日,星期三,天气:阵雨
自从开始学习建盏烧制,已经很久没有写日记了。
但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,必须要记录一下。
今天是期末考试排名公布的日期,也是我第一次烧制的建盏出窑的日子。
早上我和陆正平一起守在电话前,他看起来比我还紧张。
我问他紧张什么,是否怕我考不上第一,丢了他的脸。
他摇头,说我生性好强,怕我万一没达到目标,一怒之下离家出走,还要再给我换个学校。
我笑他终于露了本相,舍不得为我再捐些奖学金给另外一所学校。
他不言语。
我慌了,以为他生了我的气,忙与他道歉。
他反来跟我道歉,叫我不要患得患失,他说我们永远是一家人,纵使有气,不许隔夜。
这时班主任的电话打过来,第一句话便是给他道喜。
我心里不爽,分明是我拿了第一名,为何不向我道喜,偏向他道喜?
下午开窑,我站在他身边,紧张到屏住呼吸,他却一点也不紧张。
他反过来问我紧张什么。
我说毕竟是第一次,不知道出来是什么样子,当然会紧张。
他却问我是不是做的时候偷了懒,没有按照章程制作。
我瞪眼,“绝不可能!每一步都认真严格地照做了。”
他笑:“那就没什么好紧张的。”
我诧异,我毕竟是他亲自教的,又是他的养女,他不怕我是个蠢材,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丢他的脸?
他又笑。
这次他不答,找大师姐回答我。
我看得出大师姐咬牙切齿,不过不是对他,倒是对我。
“若真如此,那我该是让师父第一丢脸之人,跟他学了两年半,才第一次烧出一只像样的盏。”
师姐如是说。
我点头,有师姐这块瓦石在前,我很安心(⌒_⌒/>这算是大话,不过好在老天助我,第一次烧的盏,竟然一次烧成!
一只黄褐色的兔毫敛口盏。
不算稀奇,贵在烧它的人是第一次做。
师兄师姐们都来道贺,纷纷称我为天才。
陆正平也很高兴,他说要把这只黄兔毫存起来,作为我建盏烧制道路上的一枚勋章。
而我却只想记录下这次成功的过程。
建盏完整的烧制工艺:
选矿,南山村的黄白色黏土、大黎村的玫红色黏土和后井村的猪肝色黏土,三种土按比例混在一处,加一些荒地田泥微调。这次用的是陆正平工作室提前存好的腐泥,他答应我下次采矿土时要带我一道。
碎釉:把才来的釉矿石放进碓土机碓碎,再用石碾碾成能用的细细粉末。
配釉:不同的配方会产生不同的纹路,着实有趣。
淘洗:将混合好的黏土反复淘洗、过滤,留下纯净的泥浆,这一步很治愈,难怪那么多人喜欢玩泥巴。
陈腐:淘洗后的泥浆放置于封闭阴暗的环境中陈腐发酵,使泥质细腻,柔韧度可塑性更好,陈腐越久,泥坯越好,这次用的是陆正平的陈泥,他把我洗的泥存了起来,说是等我出事那天送我。
练泥:很重要,像揉面团一样,揉不好会炸窑,炸窑生不如死!
拉坯:陆正平说我的手感很好,正是做瓷器的好材料。
修坯:拉完的坯一般都要精修一下,使器型更好,我能说我都没怎么修吗?
素烧:用七八百度的温度将泥坯先烧几小时,提前过滤掉一批不合格产品,烧出来的素坯也更方便施釉。
上釉:蘸釉和施半釉,我选施半釉。
装窑烧制:陆正平说我还不够格参与,等着吧,我肯定后来居上。
开窑:很有学问,至少不是一下就开了,我下午等得腿都酸了。
喜欢叫姐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第一章 我与陆正平(一)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